1.1.1 施工總體進度計劃 為早日將工程交付建設單位,我公司計劃在施工期間,采用技術熟練的勞務隊伍、性能優良的機械設備等的技術手段,并通過合理的施工部署將各生產要素組織起來,力爭做到“空間連續、平面占滿”。通過充分合理的管理協調工作,安排好各專業的施工順序,保證總工期目標的實現。 本項目工期要求比較緊而且存在多處文化保護建筑及設施,為保證管線工作的正確性,避免今后返工,給業主帶來經濟損失、為確保工程按期竣工,我公司在投標階段就著手一切開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項目管理機構及人員、設備材料供應周期、勞動力的選擇、機械設備的投入、施工安排、施工組織和技術方案的研究和優選等,如果業主確認可我公司中標,從宣布中標后,在業主許可的情況下,我公司將會立即組織人員前往工地現場,并著手開始配合管線,勞動力和機械設備的進場、各種施工證件的辦理、施工進度的安排及具備條件的作業面開始施工等。 1.1.2 施工組織部署 本工程總工期為85日歷天(計劃開工日期2014年8月8日,計劃竣工日期2014年10月31日。),且處于炎熱的夏季,同時本工程結構多樣、工地環境特殊、工程質量高,所以總工期時間還是相對緊張的。為使各施工階段均有相對充裕的時間進行施工作業,確保總工期目標的實現,需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合理調配各生產要素。 (1)時間部署—考慮季節施工因素 根據工程具體開工時間及工程形象進度,考慮季節性特點,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程施工注意天氣變化,以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2)空間部署—考慮平行、立體交叉施工 根據本工程施工面積大,單體建筑較多的特點,充分利用平面、立體空間組織交叉施工,做到空間占滿、時間連續,同時為滿足交叉施工需要。 (3)工藝部署—考慮分部流程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干,后分線;先安裝,后調試;先單機,后聯調的施工順序原則進行部署。 (4)資源部署—考慮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配置。
1.1.1 施工總體進度計劃控制原則 控制原則:全面、先進、合理 、科學。 全面:將本工程的所有分項工程考慮細致,主要項目齊全。 先進:每道工序從工程量計算、投入勞動力實施到完成,完全采用動態控制。 科學:根據安全防范系統傳統工藝標準和設計要求,結合施工所處環境、季節對施工的影響,裁定每個分項工程所約定的必要工序和時間。 合理:根據施工需要,對建筑物平面劃分施工段。各施工段、各分項工程之間的施工要進行合理穿插,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工期安排:具體工期安排詳見附件《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 1.1.2 影響施工總體進度計劃的因素分析 工程進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進度,就必須對影響進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預測。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對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對不利因素的妥善預防;另一方面也便于事先制定預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對策,事后進行妥善補救,以縮小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實現對工程進度的主動控制和動態控制。 影響本工程進度的不利因素有很多,有人為因素、技術因素、設備材料及構配件因素、機具因素、資金因素、水文地質與氣象因素以及其他自然與環境等方面的因素。 1.1.2.1 人為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a) 招標人因素:根據工程的使用需要,招標人有可能對工程的功能、布局提出改動; b) 設計單位因素:最初的設計方案與現場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導致原設計方案無法實現而提出設計變更; c) 施工單位因素:施工的管理出現失誤,出現錯誤施工而返工等。 1.1.2.2 技術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a) 施工工藝:工藝落后、效率低下; b) 施工方案:方案不合理、不科學; c) 施工組織:施工組織混亂、沒有邏輯性。 1.1.2.3 設備材料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a) 設備材料的選樣、封樣:關鍵設備材料的品牌、型號不確定,延誤施工進展; b) 設備材料的加工:設備材料的加工滯后導致窩工,延誤工期; c) 設備材料的供貨:設備材料的供貨不及時,施工進度受影響。 1.1.2.4 施工機具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投入工程施工的施工機具為落后、故障多的機具,施工效率提不上去,并且存在安全隱患。 1.1.2.5 資金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因工程款沒有及時到位,材料無法采購,施工工期受影響。 1.1.2.6 氣象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大風、酷熱等惡劣天氣影響施工的進行。 1.1.2.7 施工環境方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工程周邊的環境使施工受限,例如噪音施工、材料運輸等因素。 1.1.3 工期保證措施 本工程施工工期緊,系統組成內容較多,必須靠一流的施工策劃與運作、一流的管理與協調、一流的技術與工藝、一流的設備與材料、一流的承包商與勞動力素質等來實現一流的管理和控制,從而以“過程精品”達到工程精品,滿足業主對工期、質量等方面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