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監控動態 |
|
 |
|
 |
確保監控安裝工程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 |
本項目將嚴格貫徹執行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提高現場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確保所有進場施工人員和所有相關方的安全健康。 1.1.1.1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項目將采用專題會議的形式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操作程序執行公司《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程序》。專題會議由項目經理組織,現場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主管、安全工程師、施工責任工程師、技術工程師和項目其他相關的管理人員參加,共同完成。項目組織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將參考公司《常見危險源名錄》,并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 1.1.1.2 危險源辯識 1. 危險源辨識應全面考慮項目的各種活動: 2. 風險評價 3. 重大風險的判定依據(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危險源均應判定為重大風險): 1.1.1.3 風險控制策劃 1. 項目針對評價出的重大風險采取響應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選定從以下方面考慮: 1.1.1.4 危險源與重大風險的更新 當發生下列情況時,項目應組織有關人員重新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1. 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發生變化; 2. 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發生重大變化; 1.1.1.5 法規和其他要求 1.1.1.6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培訓 人員進場后,項目經理部質量安全組組織全體管理人員(包括所屬分包單位的管理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 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內容: 2. 一般安全教育 3. 入場三級安全教育 教育內容: 業主級教育內容:新工人入場安全教育的意義和必要性;建筑施工的特點及其給勞動者安全帶來得不利因素;國家、行業、地方及企業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勢;安全生產法規及安全知識教育。 4. 轉場安全教育 5. 變換工種安全教育 6. 特種作業安全教育 教育時間: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作業,并按特種作業人員有關管理辦法按要求進行年審,同時進入現場作業時應將有效的操作證復印件交總包質量安全組登記備案。 業主單位對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要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并做好記錄,頻率為每月一次,每次不得少于4小時。 特種作業人員所在崗位的工作特點,可能存在的危險、隱患和安全注意事項。 特種作業崗位的安全技術要領及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本崗位曾經發生的事故案例及經驗教訓。 7. 經常性安全教育 8. 現場安全活動 項目各分包單位每周一開始工作前應對全體在崗工人采取適當形式開展至少1小時的安全生產及法制教育活動,并做好記錄。 9. 班前安全講話 各作業班組長于每班工作開始前(包括夜間作業)必須對本組全體人員進行不少于15分鐘的班前安全活動交底,并做好記錄。 1.1.1.7 協商和溝通 1. 內部信息交流 2. 外部信息交流 1.1.1.8 重大風險的控制 本工程為了良好的控制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運行,以事前控制為主,加強風險防范,并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設置裝備良好的臨時急救站和配備醫護人員2人,由項目執行經理直接管理。 下列重大風險控制措施是根據招標文件制定的,待項目中標進場后,將根據本計劃和現場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完善。 1. 重大風險:安全防護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使用 1) 控制目標:安全防護設施驗收率100%,合格率100%。 2. 重大風險:不按規范配備和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1) 控制目標: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符合相關崗位的規范要求。 3. 重大風險:未根據施工需要編制安全技術方案/措施 1) 控制目標:按施工要求編制安全技術方案/措施 4. 重大風險:施工現場臨邊、洞口安全防護不到位 1) 控制目標:施工現場臨邊、洞口安全防護符合當地標準 5. 重大風險: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不規范拆改 1) 控制目標:現場不發生安全防護設施隨意拆改的情況 2) 控制措施: 不經允許嚴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拆改,以防止發生人身及機械事故。 當因施工作業需要臨時拆改安全防護設施時,應事先向項目質量安全組提交書面申請,提出具體技術保障措施,經批準同意后方可按要求拆改,施工結束后及時恢復,并請項目質量安全組驗收。 項目質量安全組負責分包單位的安全防護設施拆改申請記錄的留存。 6. 重大風險:施工現場電氣焊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 1) 控制目標:持證上崗率100%,作業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7. 重大風險:施工現場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管理不規范 1) 控制目標: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管理符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規、標準的規定 8. 重大風險:施工現場臨時用電不規范 1) 控制目標:臨時用電符合當地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管理要求(如JGJ46—8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