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本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和風險必須進行周密、細致的預測,并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和抵抗風險的措施,可以令人信服的證明:無論是何種緊急情況以及無論是技術風險還是非技術風險,由于有了相關預案和措施且一但得到充分落實,施工單位把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最小化,使本工程的施工建設得到可靠的保證。 1.1.1 緊急情況處理措施、預案 本工程屬于高清監控系統,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占地大,因此施工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多,若有緊急狀況發生必須立即采取應對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此工程施工前須認真分析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預案。 1.緊急情況分類 認真分析施工過程及現實生活進行識別并具體化,可把緊急情況分為幾類,具體類型及可能險情見下表 可能險情表 序號 類型 可能險情 1 火災 生活區或辦公區失火、庫房失火、堆放材料、在建工程失火等 2 爆炸 易爆物品爆炸、壓力容器爆炸等 3 質量事故 工程結構失穩或倒塌 4 重大機械事故 鍋爐爆炸、起重設備失穩或倒塌、垂直運輸機械墜落或失穩、車輛碰撞等 1.1.2 應急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根據本項目識別的潛在事故事件和緊急情況,確定主要負責部門,以主要責任部門為主成立緊急情況義務行動組,建立組織機構,明確具體人員,將人員名單、任務分工張貼在顯要位置。定期組織義務行動組進行應急準備的技能培訓,針對緊急狀態進行演練,使相關人員清楚自己的職責,掌握相關技能。 2.現場經理部設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由項目經理、執行經理、生產經理、專業工程師、安全總監、行政經歷和其它相關部門人員組成。項目經理是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的第一責任人,擔任應急小組組長,執行經理、安全總監和綜合主任是應急小組的副組長。 各小組在緊急情況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確保緊急情況下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一旦確認發生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立即啟動。各成員職責如下: 1)指揮長: 正確組織指揮其責任分工小組,有效展開工作和組織人員的調配。根據具體任務的需要有計劃、適時準確地調集應急人員。組織好本單位協同作戰緊密配合,必要時做好與政府及相關單位的配合。 2)副指揮長: 密切配合指揮長的工作,做好指揮長的助手,指揮長不在時積極主動承擔起指揮長的責任,指揮好應急小組、組員的工作。 3)組長: 積極了解自己本小組的責任,緊急情況發生時聽從指揮長及副指揮長的安排,加強對組員的管理,應對緊急情況。 4)副組長: 協助組長工作,積極調動組員完成緊急狀況下的工作任務。 負責污染物的衛生消毒,落實病人的隔離措。 1.1.3 應急事件處理程序 應急準備和響應流程圖如下
1.緊急情況發生時,知情者、目擊者應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向應急小組負責報告,并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處理,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將緊急情況、應急措施和當前狀況等向公司總部突發時間應急小組報告。當情況嚴重,自身難于有效處理時,應立即聯絡總部及社會相關單位進行緊急救援。 2.當緊急情況威脅到人身安全時,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必須首先確保人身安全,組織人員迅速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同時采取應急措施以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和人身的影響。 3.發生緊急情況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疏散人群、報告總部、撥打救援電話等。 4.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過程中,有關單位和人員應注意收集、整理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的工作記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溝通記錄、過程控制記錄、會議紀要、文件資料、照片等。 1.1.4 應急措施 緊急情況發生時關鍵在于臨危不亂,有步驟有次序地采取正確合理的應對措施,針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主要緊急情況采取措施。 應急措施 序號 類別 應急準備措施 應急響應 1 火災 1立即奔赴現場,迅速判明起火位置,按疏散路線緊急疏散 1.以最快速度用正確方法組織現場救火。 2通知義務消防隊員或市相關消防部門 2.報主管領導、報119、報應急辦公室 3按照火災種類及時搶險,根據不同的火災、性質、燃燒物質、采取正確的滅火方法,使用正確的滅火設施和器材。結合分工履行各自職責。公安消防隊伍到達火場后,必須服從公安消防機構總指揮員統一調動,執行火場總指揮的滅火命令。 3.疏散人員、搶救物資,救助傷員, 4滅火工作完畢后,保護好火災、爆炸現場,單位防火組織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核實火災損失,查明事故責任,處理善后事宜,防止事故再發生。 4.布置警戒、保護現場,并會同消防部門勘查工作 5.組織滅火的同時,應盡量隔離易燃易爆品以避免爆炸的發生。 4.啟動專項資金投入各項保護費用 5及時接收媒體或氣象部門有關事態后序發展的預測報告,密切跟蹤災害變化,以采取相應的措施。 1.1.5 應急物質準備 現場配備專用急救藥箱,由現場救援員負責保管;并按要求配備各項消防物質及器材,有消防保衛部負責保管,各項臨時需用物質如潛水泵、草袋、沙石等,由材料部門負責調配。 1.1.6 重大節假日應急預案 為加強項目部節假日期間的消防保衛工作,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主要領導的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并制定以下的措施。 1.安排好節假日干部值班。 2.對施工人員進行教育,節假日加班,不得隨便外出。 1.1.7 事后處理 緊急狀況發生后需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以減少緊急情況帶來的損失,然而管理的關鍵在于制定措施防止緊急情況出現,或者做好緊急情況下的預案使得緊急情況發生時損失最小,因此緊急情況發生后項目經理部須認真進行原因分析,針對意外事故的原因,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知識等,由責任部門采取措施預防事故再次發生或制定預案,達到事故發生時損失最小。 1.1.8 抵抗風險的措施 1.風險的客觀存在性 2.風險的識別方法 風險識別的方法表 風險識別方法 風險識別方法的說明 表格問卷識別法 設計既有價值又適用的識別表格和問卷 3.工程項目的風險識別: 風險按損失產生的原因可分為自然風險、人為風險(包括行為風險、經濟風險、政治風險、技術風險),根據工程項目施工的特點及本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我們將此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歸納為技術風險和非技術性風險兩個大類。 風險決策 本工程存在的施工風險及預防措施 1.火災事故的預防 做好防火工作,是建筑施工企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防火安全直接關系經濟,企業信譽和群眾的生命財產的安危及社會的穩定,所以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認真對待。預防為主,防患未燃,工作中嚴格遵守國家、省、市上級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和北京市施工現場與有關防火管理規定等,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落實有效措施,把防火的安全工作做好。 1)防止火災事故的預防措施 2)火災撲救的基本方法 發生火災事故,要根據燃燒物質,燃燒特點,火場的具體情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轉移貴重物品到安全地方,撥119號電話報警等。 2.高處墜落事故 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高處作業的機會比較多,經常在四邊臨空的高處進行作業,施工條件差,危險因素多。避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時,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標,對于恐怕發生墜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訂防范措施。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 3.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 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場地狹小,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件墜落傷人的事故發生。 4.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 機械傷害事故原因雖比較復雜,但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可以減少或避免事故發生,按機械的特點和工程特點提出危險環節和重點部位,多方把關。 5.基坑坍塌事故的預防 1)防止坍塌事故的預防措施 6.觸電事故的預防 觸電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當流經人體電流小于10mA時,人體不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但當流經人體的電流大于10mA時,人體將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并隨著電流的增大、時間的增長將會產生心室纖維性顫動,仍至人體窒息(“假死”狀態),在瞬間或在兩三分鐘內就會奪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護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人體觸電傷害事故是極易發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須做好預防工作,發生觸電事故時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 1)防止觸電傷害的預防措施 7.中毒事故的預防 中毒分為職業中毒和食物中毒。職業中毒是指勞動者在從事生產勞動的過程中,由于接觸毒物及有毒有害氣體(一氧化碳、硫化氫、甲烷、苯)含量超標造成缺氧而發生的窒息及中毒現象。食物中毒是指由于人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亞急性中毒現象。中毒事故在建筑工地中時有發生,特別是食物中毒,更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因此,必須提高勞動者對防止中毒的認識,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和預防措施的落實。 1)防止職業中毒事故的預防措施 實施就業前健康檢查,排除有職業禁忌癥者(心臟病、高血壓、過敏性皮炎及有外傷者)參加接觸毒物的作業。 堅持定期健康檢查,盡早發現工人健康受損情況并及時處理。 要定期監測作業場所空氣中毒物的濃度。 2)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措施 (1)應當有與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加工、儲存等場所。門、窗、鎖要牢固,鑰匙要專人保管。 (2)保持食品加工場所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 (3)應當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4)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生食品與熟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食品過夜要上鎖封存。茶缸、飲用水熱水器必須上鎖,鑰匙由專人保管。 (5)設置衛生消毒柜。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其他用具用后必須洗凈,保持清潔。 (6)用水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