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監控動態 |
|
 |
|
 |
監控安裝工程存在的自然、不可抗力風險及預防措施 |
1.惡劣天氣防御及應急救援 施工作業經常處于露天環境,天氣變化影響比較大,因此做好惡劣天氣的防御與救援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惡劣天氣指臺風、暴雨、寒潮、濃霧,臺風、暴雨、寒潮。 1)防暴雨天氣 (1)切斷低洼水浸地有危險的室內(外)電源。 (2)遇到暴雨天氣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把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2)濃霧天氣 遇濃霧天氣,應停止受濃霧影響視線的室外作業,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安排工作,防止因濃霧天氣對露天作業帶來的危險,尤其是垂直運輸、吊裝作業等。如有需要繼續工作的,應采取照明和可靠的聯絡措施。 2.中暑事故的預防及救援 夏期施工氣候炎熱,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處作業,勞動強度大,時間長,隨時都有發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強夏期的防暑降溫工作是保護職工身體健康,保證完成生產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 1)防止中暑事故的預防措施 采取綜合的措施,切實預防中暑事故的發生,從技術、保健、組織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1)組織措施 加強防暑降溫工作的領導,在入暑以前,制訂防暑降溫計劃和落實具體措施。 要加強對全體職工防暑降溫知識教育,增強自防中暑和工傷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應根據本地氣溫情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利用早晨、傍晚氣溫較低時工作,延長休息時間等辦法,減少陽光輻射熱,以防中暑。還可根據施工工藝合理調整勞動組織,縮短一次性作業時間,增加施工過程中的輪換休息。 貫徹《勞動法》,控制加班加點;加強工人集體宿舍管理;切實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2)技術措施 進行技術革新,改革工藝和設備,盡量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減輕建筑業勞動強度。 在工人較集中的露天作業施工現場中設置休息室,室內通風良好,室溫不宜超過30℃;工地露天作業較為固定時,也可采用活動布幕或涼棚,減少陽光輻射。 在車間內操作時,應盡量利用自然通風天窗排氣,側窗進氣,也可采用機械通風措施,向高溫作業點輸送涼風,或抽走熱風,降低車間氣溫。 (3)衛生保健措施 入暑前組織醫務人員對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工作。 對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料。供給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暑期還可供給工人綠豆湯、茶水,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 加強個人防護。應避免陽光直接長時間照射頭部,一般宜選用淺蘭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顏色越淺越阻率越大。對輻射強度大的工種應供給白色工作服,并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露天作業應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陽光曝曬。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定期做身體檢查,加強疫情監測。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分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2)所有分包單位和個人一旦發現或了解到發生傳染病,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情況報告經理部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的日常管理部門即綜合管理部,該單位或該個人以及項目經理部都有責任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向附近的醫療保健機構或者衛生防疫機構報告。 8)改善現場生活區、辦公區居住和衛生條件:取消大通鋪,設小房間,沒見不超過15人,每人平均使用面積不超過2平方米,每天消毒不少于兩次,到地方衛生防疫站辦理食堂衛生許可證、職業健康證,為炊事員辦理健康證。 9)施工現場封閉管理、建立出入現場管理制度: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管理,設兩個門口,由保衛部門管理;外來進出現場,首先進行申報和登記,經量測體溫合格后方可辦理業務。 4.現場突然斷電應急預案 1)施工現場隨時和供電部門聯系,保證線路檢修和施工的正常用電。 的石子,澆一層水泥漿結合層后可以繼續施工。 1.1.1 本工程存在的經濟、勞動糾紛風險及預防措施 1.本工程勞資事件可能來源于分包商隊工人工資的拖欠,事件發生的時間可能集中在春節前夕、春耕時期、秋收時期,為杜絕此類事件發生,總包方會隨時關注分包方支付工人工資情況,一旦發現有拖欠個案發生,總包方會盡快督促分包方付清工人工資,同時督促所有分包方自查勞資狀況,對個別分包方惡意拖欠工人工資行為,將予以通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