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0,中國安防產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用幾個熱詞總結2010,“繁榮”“迅猛”“高清”“上市”一定是最給力的詞匯。2010,給中國安防行業留下了什么?它將對欣欣然而來的2011產生怎樣的影響?2011年,中國安防產業的發展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期待?
回顧2010年,人們的總體感受是,這是中國安防行業發展非常迅猛的一年。企業業績增長幅度很大,市場擴展迅猛;更多企業的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一再凸顯;大型安防項目不斷涌現;安防在社會生活領域的影響力日漸增強,范圍越來越廣;安防技術和產品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對行業的滲透越來越深,新的應用領域不斷涌現。行業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安防行業本身,地位在更大范圍得到認可。資本市場日漸青睞這個行業,安防上市公司日漸增多,行業發展被市場看好,受到更多的資金追捧。
據統計,2010年,中國安防企業達到2萬多家,從業人員約100萬人;行業總產值達到2300多億元,其中,安防產品產值約為1000億元,安防工程市場和服務市場約為1300億元,全行業實現增加值800多億元,比2005年增長1.8倍,年均增長23%以上。其中安防電子產品發展較快,年均增長25%左右。到2010年,安防電子各類產品比重約為:視頻監控系統55%、出入口控制系統15%、防盜報警系統12%、其他類別的產品18%。骨干企業迅速成長,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一批骨干企業迅速崛起,綜合實力大為增強。目前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安防企業已經達到100家左右,產業集中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企業的兼并整合,資本運作已經成為企業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與模式。已經有10多家安防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另有20多家國內外上市企業將安防列入其主營業務之一。
由CPS中安網、中國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圳市安防行業協會聯合編制的中國安防產業首個產業經濟指標統計指數--CPS中國安防發展指數(CSDI)在2010年1-11月的走勢也印證了2010年中國安防產業全年的發展態勢。
2010年1月,CPS中國安防發展指數(CSDI)為3740.60點,2010年11月(最新指數),CSDI為4752.36點。相比1月,CSDI指數上漲1011.76點,增幅為27.04%。2010年11月,中國安防發展指數采集樣本企業的公司資產總額達到了3242411.34萬元,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394115.67萬元,利潤總額達到了31785.58萬元,納稅總額20376.72萬元,從業人數62307人。與1月相比,公司總資產從1月的1954331.09萬元增加到了3242411.34萬元,增幅65.9%;營業收入從1月的259867.96萬元增加到394115.67萬元,增幅51.66%;利潤總額達到了31785.58萬元,較1月的16999.94萬元增長了86.97%;納稅20376.72萬元,較1月的13823.1萬元增長了47.41%;從業人數從1月的54718人,增加為11月的62307人,增幅13.87%。
如果說,經濟數據統計從產業經濟的角度證實了人們對2010年中國安防產業發展狀態的直觀感受,那么2010年10月的北京安防展則從產品和技術應用的角度印證了安防市場的繁榮:中國安防企業正在不斷加快新產品研發、生產、量產上市的速度,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景象。從中國安防企業在2010年總體表現和行業發展趨勢看,我們認為,2011年,來自產業自身推動安防產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高清監控爆發性增長、安防企業資本化進程加劇、物聯網國家戰略對安防利好、安防十二五規劃引導產業政策對安防行業的傾斜及各地政府對當地安防企業的關注度和扶持力度增加。
一、高清監控爆發性增長
在2010年11月北京的安防展上,無論是展館的戶外廣告還是館內企業的展臺,展示的重點除了高清,高清,還是高清。視頻監控廠商的宣傳口徑只有三個重點:高清智能,全線的產品供應,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無論是海康威視、科達、天地偉業、明景科技,還是SONY、松下、安訊士、Bosch、三星,高清都是貫穿始終的主流。亞安、德加拉等傳統安防商也推出了高清前端;創維群欣不僅推出了高清攝像機,更研發了一款控制器,用以解決高清解碼上墻的問題;深圳波粒科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高清研發和生產,成為高清領域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高清監控攝像機、高清NVR、高清矩陣……從芯片到鏡頭、從前端到后端,幾乎所有監控廠家都推出了高清產品。美國arecont還帶來了360度和180度全景百萬高清網絡攝像機。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監控設備廠商都意識到了全線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除了幾年前就已提出做全線視頻監控設備供應商的天地偉業,2010年,海康威視開始推出了全線的監控設備并進入系統集成領域,大華、創維群欣、德加拉也開始做網絡高清攝像機。而同樣的趨勢也在模擬監控設備廠商中蔓延。無論大小廠家,產品線都在不斷拓寬,全線產品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市場競爭“必需的”。
對于行業涌現出來的這種現象,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公司總經理戴林認為,這其實反映了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他說:“安防行業發展到今天,需要有一個引領安防行業發展的技術,這個技術就是高清和智能。但高清是第一位的,沒有高清,就沒有智能。正是因為高清技術的大力發展,才會有視頻處理;分析、判斷需要智能化,這兩個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高清是安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關于全線產品的提出,早在七八年前,天地偉業就開始做全線產品了。任何一個企業發展健全的時候,他都會是一個全線產品的供應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主流安防企業都是全線產品供應商。誰也不會缺什么,都再也不提專業化的問題了,因為客戶的需要才是真正的專業化。客戶需要專一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各種廠商產品的組合。因此全線產品供應商的集體出現,是證明安防行業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標志,也是
企業品牌實力的一個很好的體現。從用戶的角度看,企業的競爭力在哪里?那應該是可以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提供價值,只有解決方案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安防企業都投入到了解決方案的開發。這也是安防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從技術的角度看,是高清和智能。從品牌實力的角度看,就是行業解決方案。從客戶價值的角度去看,就是系統解決方案。” 對于未來高清和智能技術的發展,戴林認為:“在技術上,特別是在高清和智能技術上、在行業的中間件上,要有所突破。第一點,高清智能是整個產業發展的方向,主流廠商都不會掉隊。第二點,作為行業解決方案的倡導者,解決方案一直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強化中間件部分。如果要把一個行業解決方案做成項目制,那么這個解決方案是失敗的,一定要把它做成積木式的、模塊化的。積木式的核心,就是中間件技術。因此,天地偉業現在一個大的技術投
入就是中間件技術的開發。我相信二三年之后,一定有大量的企業也來做中間件,否則行業化支撐不了。另外,在專業平臺這塊,現在中間件技術向這行業需求領域滲透,它需要自己的小平臺,需要有自己的中間件技術,天地偉業做了一個中間件平臺,來適應我們行業化的需求。”
事實上,高清監控的應用并不是剛剛啟動,中國視頻高清已經在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等重大項目和金融、平安城市建設等高端項目中已經有了較大的應用,除此之外,在智能交通領域也有了大量的應用,從200萬到5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機的應用,都已經鋪開,但在2010年,高清監控是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了更多的應用。高清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當然,在實際的應用中,高清智能還是存在一定的障礙。目前,高清的應用還只是在一些行業的解決方案上,在一些行業領域有一些應用,在常規的監控市場,高清監控還沒有鋪開,最核心的障礙就是傳輸的問題。目前IP高清監控的傳輸都是采用網絡的方式,它是不可以接入傳統監控系統的,傳統的監控系統采用高清接入只能通過SDI或SCDMA的傳輸方式。這種傳輸方式的傳輸距離有限,且只能通過光纖鏈路來實現,但相關配套設備的高清化剛剛起步,設備成本非常高。比如SDI的相關檢測設備,一臺就需要30萬-40萬,如果要開發SDI產品,就必須具備這樣的檢測設備。戴林認為:“高清監控真的要實現一定的規模,還需要更多的企業投入進來,那才能形成一個勢。高清智能是發展的方向,但是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實現手段和推廣工作要去做。”
2011年,除了全國范圍的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高清監控的發展將會在局部的重點領域將會迅猛的拓展開來,如在公檢法司領域,智能交通領域和環保領域,發展勢頭會非常快。在通用領域,將會有一些起步,如銀行系統,將會有一些起步。而現在智能交通,公檢法司,很多行業應用領域都提出了行業化的要求,高清會迅猛的在中國大地上推廣開來。”
二、安防企業資本化進程加速,龍頭企業迅速壯大
2010年,安防企業迎來了一股密集的上市風潮。5月28日,我國視頻監控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在深交所上市。緊隨其后,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6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月24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首家登陸深交所的美資企業;廣東安居寶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月27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國內樓宇對講行業首家上市企業。此外,深圳捷順科技和迪威視訊也即將上市。上市企業通過在資本市場的融資,拿到了相當多的資金,比如海康威視就募集了30多個億,少的企業也拿到了幾個億,這為企業的戰略規劃、規模化擴張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資金支持,也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近兩年安防行業的上市公司中,海康威視的上市無疑是最令市場關注的。通過上市,海康威視向上市公司股東共募集資金33.38億元。在2010年10月27日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年報顯示,海康威視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同比增長66.58%和38.02%,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總收入23.93億元,同比增長66.58%。2010年12月29日,海康威視市值高達454億元,成為中小板市值排名第五的上市公司。
充裕的資金為海康威視的戰略規劃營造了寬松的發展空間。海康威視將海外市場作為公司未來戰略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目前香港、美國的海外全資子公司、歐洲荷蘭子公司及印度控股子公司的基礎上,通過在市場規則尚不成熟的新興經濟體中與當地企業合資合作設立控股子公司,以及在市場規則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設立全資海外子公司的形式來實現在2-3年內完成在全球范圍銷售網絡的布局與落地,實現市場推廣和銷售支持的本土化和無時差化的計劃。公司計
劃在阿聯酋、俄羅斯、英國等地區成立全資海外公司,加強海外營銷服務體系的建設,在歐洲中心地區及美國東海岸投資設立物流與技術服務中心,提高針對整個EMEA地區(歐洲、中東、非洲地區)與大美洲市場的貨物配送與定制服務的響應速度,構建本土生產、當地定制化組裝的業務經營模式。
海康威視已將募集的資金用于生產線建設,用以實現產能大幅擴張。若2012年順利達產,屆時DVR產能將增長為現在的3.8倍,監控攝像機產能將增長為現在的12.4倍。與此同時,海康威視投資41126萬元新建公司總部辦公大樓,主要用于日常辦公和研發、中試等,大樓包含包括電波暗室、無塵凈化間、老化室、產品中試、檢測等基礎
辦公及科研配套設施齊全的綜合型研發中心以及1000平米的大型產品展示中心、400平米的數據處理中心。公司已通過掛牌出讓方式取得此地塊經營權。計劃新建總部辦公大樓2幢,地上建筑面積達到63389.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36436.95平方米。海康威視從2002年單一的音視頻壓縮板卡起家到現在產品涵蓋視頻監控前端、后端各個產業領域,近十年來公司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擴大產業規模。隨著企業上市,公司開始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公司將繼續拓展產
品線,同時大力發展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在此過程中業務規模、人員規模急速擴張,公司對人才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公司新增員工2600余人;預計2010年底,公司員工總數將超過4000人,較2009年初增長了近2倍。
2010年11月23日,海康威視又爆出50億元的大單。其實際控制人中電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訂了《重慶市社會公共視頻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總承包框架協議》,項目總投資預計為50億元。中電集團是該項目的總承包商,將組建以海康威視為主的項目公司作為實施主體。該項目建設投資總額約為人民幣50億元左右,初步測算項目將為公司帶來10億左右的凈利潤。系統整合接入能力按不低于50萬個視頻監控點建設,同時視頻系統將具備共享性、先進性、成熟性和可擴展性。重慶項目標志著公司從設備生產商和系統集成商向系統開發商的升級。同時為公司在物聯網領域、數字化城市的開拓奠定基礎。重慶項目的實施成功,將成為一個標桿項目,為海康未來在其它城市項目的復制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為海康的業績帶來更多的超預期。
2010年12月27日,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建設啟動,海康威視投資5億元的視頻智能系統等首批6個項目入駐。杭州市和濱江區政府要將園區打造成“中國物聯網產業示范區”、“浙江物聯網產業核心區”。海康威視的視頻監控智能產業化基地項目建設用地31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視頻處理技術和視頻分析技術研發基地、視頻監控智能產業化基地,項目建成后,海康威視年銷售預計突破30億元,成為全球安防產業的領跑者。
中國安防上市企業增多,對行業的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上市為國內安防企業開辟了一個新的直接融資渠道,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增強了中國安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對于公司的發展壯大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說明安防行業發展了,影響力增大了,資本青睞于這個行業;更重要的,說明我們安防行業已經有了一種意識,有了想做大做強的想法,去跟資本市場融合。安防上市企業增多,既體現了行業的發展壯大,也體現了安防企業家的雄心壯志。
三、物聯網國家戰略,最大贏家是安防
2010年,“物聯網”話題在安防行業炙手可熱,并迅速成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一向以產業布局著稱的CSST,11月3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投資20億元與與感知物聯網(無錫)有限公司合作,大舉進軍物聯網。CSST高層表示,CSST完善的產業鏈、核心技術、商業模式、定制化解決方案等綜合優勢,可以滿足物聯網應用和發展的需求,CSST在安防企業進軍物聯網產業、助推物聯網發展的規劃和布局
上以絕對優勢搶占先機。自2009年CSST全面開展“數字城市”建設至今,已陸續在江蘇、湖南、吉林、安徽、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投資興建了幾十億的數字城市項目。
2009年國家提出了物聯網國家戰略,安防行業如何切入物聯網應用也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經過一年多的思考和觀察,業內人士已經對物聯網與安防的關系有了理性的認識。天地偉業數碼科技總經理戴林認為,實際上,安防技術和應用就是物聯網應用的核心。
物聯網的三個層次是感知層、網絡層到應用層。從安防行業的特征來講,它包含視頻監控、防盜報警、門禁管理、消防預警和安保服務及指揮控制等幾個大類,在這些領域,安防產品和技術則已經是非常獨立成熟的物聯網應用,是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視頻監控中的攝像頭是圖像傳感器,它起到了感知的作用,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應用。以視頻監控攝像頭為感知與采集前端,遍布全國的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已經織就了一張天羅地網。而視頻監控系統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更將進一步豐富物聯網在安防應用的內涵。
在另一些應用領域,安防技術產品則與RFID、無線傳感技術一起,共同構建起了更為完整和立體的物聯應用系統。如,智能交通、周界防范、智能家居以及更為廣泛復雜的行業應用等。
以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為例。視頻監控是安防產品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最重要的應用。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及視頻聯網監控中心,道路交通管理機關可以對道路交通進行統一監控、管理和調度,并與辦公自動化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綜合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呼叫中心等數據系統整合,當發現各種異常情況能與其它信息系統聯動,快速有效地采取應急救援預案,提升運營管理整體水平。安防在智能交通行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視頻信息的采集、分析、管理,達到聯動指揮、事件處理的目的。
而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行業的應用,則以傳感器為核心,以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為關鍵技術,利用傳感器、計算機及現代無線通信等綜合技術,實現對交通動態信息的采集。系統通過安裝在路面的磁敏探測端機來采集車輛經過時的磁場變化信息,再進行信息處理,得到車流量、瞬時車速度、指定時間段內的車速統計平均值、車型分類、占有率、平均車距等交通動態信息,從而為交通的信號控制、信息發
布、交通誘導、指揮提供實時交通動態信息。在一個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統的構建中,視頻監控和傳感器、計算機及現代無線通信等技術綜合應用,共同實現了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防盜報警是安防技術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聯網應用之一。如,智能圍界防入侵系統,是基于現代電子防入侵手段,采用多種技術協同綜合探測、融合報警及聲光、視頻聯動等,構建立體化園區防入侵體系的安全技術防范手段。在另一些高端應用領域,如針對銀行的報警監控系統,現在已經發展到前端探測器感應與視頻監控聯動,對可疑物跟蹤拍攝,并通過智能視頻分析再觸發報警,并選擇相關現場畫面的綜合應用。這實際上就是物聯網要實現的人與物、物與物、信息與信息的相連。
在一些基于行業業務需求和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統建設中,視頻監控系統、傳感探測系統、有線/無線傳輸系統都會被集成在一個大的行業綜合管理系統平臺上,通過這個平臺,前端傳感、探測、視頻采集設備完成不同業務點的業務數據的采集,生產監控、生產數據采集、安全防范監控,并通過通訊和網絡設備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通過感知和網絡互聯,物聯網最終走向全面的數據分析、管理和應用。這其中,安防是實現物聯應用的重要環節。
四、安防十二五規劃引導安防產業未來5年發展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安防行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了《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的編制。安防“十二五”規劃無疑將引導我國安防產業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安防十二五規劃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安防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十二五”末期實現產業規模翻一番。年增長率達到20%左右,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實現增加值1600億元,年出口交貨值達到600億元以上。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安防運營及各類服務業所占比重達到20%以上。
草案提出加快發展中西部地區安防產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中西部地區設廠辦企,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加強對重點企業創新的支持與引導,支持并引導一些骨干企業向產業鏈上游轉移,爭取在入侵探測、特征識別、芯片技術、系統管理和控制、圖像智能分析、安防評測技術等關鍵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在云技術研究與應用、顯示與存儲技術、防爆安檢技術以及實體防護技術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著力提高軟件平臺開發能力。
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安防產業將按照戰略型新興產業的要求,在繼續做大做強產業規模的同時,推動安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促進產業集約化發展。合理引導產業布局,積極發揮產業集聚效應。除繼續培育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安防產業集群外,支持部分加工制造及研發業務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引導成渝經濟區、武漢城市圈等后起安防產業群體向特色化方向發展。鼓勵支持有條件企業堅持外向型發展戰略,開發國際市場。逐步減少單純OEM及資源型低端產品的出口,增加附加值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出口業務,鼓勵集成與服務企業走出國門,積極探索國際化業務新模式。
十二五期間,安防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綜合安防集成平臺技術應用創新。建立以多源信息的動態監控和安全態勢預測的綜合預警系統,從傳統安全向現代安防理念轉化,為開辟安防業務和新市場領域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適應數字化城市建設對安防技術發展的新需要。加強多信息系統、多技術融合,研究和開發適應城市報警、監控以及綜合安防集成應用的平臺和關鍵技術,如GIS、可視化技術、聯動技術、信息與通訊共享及其他關聯技術等。大力發展中間件產品,積極探索云計算在安防領域的應用。
草案還提出加大行業應用領域技術的創新。加強適應大型活動,重點目標防范等政府安全管理需要的技術應用創新,結合各行業領域安防應用的特點,研究各行業領域中與安防相關的業務流程,提出適應不同領域的安防個性化應用解決方案,并與各行業日常管理工作結合,實現綜合應用。
積極推動社區、居家安防的技術應用創新,研究不同家居安防產品的兼容性問題。關注RFID、WIFI、3G等技術的發展動態和趨勢,加強物聯網技術在安防行業的應用研究,開發滿足不同安全需求的物流網應用系統和產品,如用于防盜/搶局域性物聯網,危險品運輸、警務車監控等小型物聯網,以及用于開展安全服務業務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廣域物聯網。
安防十二五規劃審草案提出了加強探測技術、識別技術、傳輸技術、系統管理和控制技術、專用芯片技術、防爆安檢技術、安防評測技術共7項關鍵技術的重點研究。
草案還提出,十二五期間,安防產業的發展依然是依托國內安防市場的重點需求,全面拓寬安防應用領域,提高安防在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點地進軍國際市場,擴大國內安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十二五期間,安防行業主管部門將積極聯合有
關行業主管部門及企事業單位,保持金融、文博、公安、交通、機場、海關、公共場所等傳統安防市場的穩定增長。同時,積極拓展能源、物流、林業、環保、軌道交通等新興應用領域,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與安防應用的結合,探索物聯網概念下的市場應用新模式,完善大安防應用體系。在擴大政府項目應用、大力推進民用安防市場的基礎上,擴大出口,保持歐洲、北美等傳統出口市場份額,同時著力開發俄羅斯、巴西、印度、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興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