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驚社會的廣西北流幼兒園傷害案再一次為校園安全敲響了警鐘。學校本該是青少年們成長的堡壘,而傷人事件卻年年頻出,令人痛心疾首。近年來,或者因為精神疾病,或者因為報復社會,總有犯罪嫌疑人卑劣無恥地傷害無辜的孩子,讓無數(shù)家庭承受難以名狀的痛苦。可以說,保護學生,提高校園安全防護一刻也不能放松。 學校如何保護孩子?上海的做法或可借鑒。日前,記者從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徐匯區(qū)了解到,該區(qū)58處小學校區(qū)護校采用多種舉措,保障學校安保力量“標準化”。據(jù)介紹,保安隊員采取每班“2+2”模式,即兩人持防衛(wèi)裝備加強校門警戒,同時另外兩人協(xié)同民警做好校門前秩序維護、應急處置等工作。 據(jù)了解,規(guī)范保安運作、實施亮燈工程、優(yōu)化交通保障、智能防控、完善應急處置、落實督導檢查……今年以來上海徐匯警方會同區(qū)教育部門細化制定的防范校園安全十項具體舉措的內容,旨在著力健全完善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促進學校安全規(guī)范化管理,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人身安全。 孩子們在最美麗的年紀于校園中成長學習,校園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不只家庭是安全的港灣,孩子們在學校也應該受到完備的呵護。 記者從教育部官網(wǎng)了解到,教育部強調各地各校要以突發(fā)暴力傷害事件等為重點,組織開展應急疏散演練和緊急避險教育,切實提升中小學生和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防護和逃生自救能力。要加強對教職工培訓和實操演練,提升危急時刻保護學生的能力。 安全防護教育要從小抓起。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旨在讓學生主動學習安全常識,增強自我安全意識,樹立自護、自救觀念。讓孩子們具備安全意識觀念,在危機時刻臨危不亂,知道處在不同危險下,應該如何做、怎么做、保護好自己。對于幼兒到中學學生的安全防護教育,亟需進一步普及和推廣。 前者之鑒,后事之師。只有在學生個人、家庭、學校及全社會共同努力下,以關愛生命為本、齊抓共管,方才能避免悲劇的產生,守護好每一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