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企業對安全生產、職業健康方面也越來越重視。有了這個大背景,中國國際安全生產及職業健康展覽會(COS+H)規模會更大,展品會更多。”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馮培喜對自己的展會信心十足。
有資料顯示,國內安防行業現有企業約兩萬家,從業人員100多萬,產值過千億元。預計在未來2年內,安防設備企業營收的平均增長率仍將保持在25%至30%之間。國內主要安保設備企業已經開始“大展拳腳”,國外安保設備企業也都看好中國市場。
因此,即便在COS+H展的最后一天,依然有觀眾陸續進場,展商也毫無撤展之意。現場活動、產品介紹、真人示范……無不吸引著觀眾和客商。
老企業大舉布局
COS+H展每兩年一屆,自2002年舉辦首屆展會以來,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從最初的新概念展會到現在頗具規模,COS+H展的每一步都不容易。而伴隨著展會一同走來的老展商,更是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他們看好中國市場,也一起開發著中國市場。梅思安、羿科、3M等企業,就是這些展商中的代表。
梅思安在上世紀80年代即已進入中國,發現與歐美成熟的安保市場情況相比較而言,中國安保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尚待開發,市場潛力巨大,因此他們非常看好中國,力圖搶占市場先機。1987年,梅思安在揚州建立了中國安全設備領域的第一家合資企業;2007年,梅思安在中國的第三次市場開發資金再次投入3500萬美元。此外,還在蘇州工業園區建立了全球生產基地,并設立了全球第三大研發機構,主要針對亞洲和中國市場開發產品。現在梅思安在中國的業務可謂飛速發展,銷售額逐年攀升。
在今年的COS+H展上,梅思安的展臺達到160平方米,展示了防墜落產品、概念安全帽、優越半面罩呼吸器等產品。主辦方邀請了天津等地的安監系統專業人士到場參觀,梅思安的展臺是重點參觀對象之一。對此,梅思安亞太區副總裁袁人煦說:“參加COS+H展是我們接觸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的一次好機會,也是獲取中國職業健康和安全防護市場重要信息的好機會。”
和梅思安一樣,2003年成立羿科安全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羿科),也將目光鎖定了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市場。羿科專業從事個體防護、職業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全系列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船舶、消防、冶金、電信、電力、核工業、制造業等諸多行業。羿科總經理肖理躍對中國職業安防市場非常熟悉:“中國安防產品正在從低端逐步向中高端過渡,使用量逐年遞增,設計上也要求更舒適、美觀、功能性強。”
羿科趕上中國安全勞工用品加快發展的契機,經過短短數年的發展,已在全國設立了25個辦事處,銷售人員遍布全國。肖理躍說:“安保理念正在深入企業和職工個人,給市場帶來巨大變化的同時,我們的客戶也由原來的大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向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擴展。以前企業可能花幾毛錢買一副防護手套,現在要花十幾塊錢買副更具有保護能力的手套。”
在肖理躍看來,“COS+H展是目前中國職業安防產品高水平的展示平臺。參加這個展會,讓客戶認識和了解產品,也是我們向潛在客戶推廣公司品牌的一個機會。”
新面孔不甘落后
與此同時,近兩三年出現在安防行業中的一些企業也在展會上嶄露頭角,引起了觀眾的關注。
西斯貝爾中國有限公司(簡稱西斯貝爾)展臺前擠滿了來咨詢的觀眾,讓工作人員有些應接不暇。負責西斯貝爾全國銷售的經理莊晨光,一直忙著為觀眾講解自己的產品。
運營只有三年多的西斯貝爾還是安防行業的“新人”,但發展擴張的雄心卻不小。除了現在集中在沿海地區的主要客戶,西斯貝爾還準備向北京、天津、西安、武漢、大連、青島、杭州等地發展。
在本屆展會上,西斯貝爾集中展示了自己的主打系類產品之一——化學品安全存儲設備,展品包括聚乙烯強磁性安全柜、急救箱包等系列產品。“西斯貝爾在國內的銷售以經銷商為主,我們希望通過一些不同的方式逐步將重工業城市的市場打開,比如代理商滲透、推廣方式更加多元化等。”莊晨光說,“通過展會認識更多的朋友,爭取更多的合作伙伴,是我們參展的重要目標。”
擁有百年歷史的歐洲安防企業安思爾直到2005年才在上海成立商貿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客戶仍然以外資企業為主,產品也多為手部防護領域的產品,這在同行業外企大舉開拓中國市場之際,多少顯得有些“保守”。
“其實我們目前是通過40家經銷商在全國銷售,而且我們非常注重客戶的個體要求,公司會安排技術人員到客戶工廠評估工作環境,針對不同環境特點提出解決方案,逐步推廣產品。”安思爾市場經理曹寧介紹道。而且在這幾年的市場試水中,安思爾也看到了潛在的市場機遇,曹寧說:“安思爾總部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今年安思爾總部新任CEO就三次來中國考察市場”。
對安思爾而言,參加COS+H展是觀察市場、開發市場的好機會。
雖然目前中國安防用品市場還遠未發展起來,COS+H展上的產品也多為煤礦安全方面產品,但它的發展潛力卻不容小覷。展會所提到的應急救援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控制技術與裝備、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安全文化產品等八項內容,每項都是中外企業爭相開發的熱點。
在中國這個擁有世界最龐大勞動者群體的國家,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動者自身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職業健康、勞保用品方面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再過三屆,你來看這個展會,那又是一個新臺階。”馮培喜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