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系統工程主要設備安裝 a.管路敷設 電視監控系統的管路敷設一般要求可參見弱電系統線槽和管路敷設章節,特殊要求主要有: (1)分線箱暗敷時一般應預留墻洞。墻洞大小按分線箱尺寸留有一定余量,上下邊增加20~30mm,左右增加10~20mm。底邊高度距地。-5~1.om。 (2)過路箱一般用作暗配線時電纜管線的轉接或接續用,箱內不應有其他管線穿過。 b.纜線敷設 電視監控系統的纜線敷設一般要求可參見弱電系統纜線敷設章節,特殊要求主要有: (1)探測信號傳輸線、圖像聲音復合傳輸線不得與照明線、電力線同線槽、同出線盒、同連接箱安裝。 (2)系統的功能遙控信號采用多芯線直接傳輸的方法,可將遙控信號進行數據編碼,以一線多傳的總線方式傳輸。 c.設備安裝 (1)攝像機的安裝。 ①攝像機照度要求 根據監視目標的照度,選擇不同靈敏度的攝像機。監視目標的最低環境照度應高于攝像機最低照度的10倍。 ②攝像機鏡頭的選擇: 鏡頭的選擇根據場所對鏡頭焦距和光圈的要求決定。 鏡頭的焦距可根據場所大小和鏡頭與監視目標的距離確定,并按下式計算: F=A×L/H 式中 F—焦距(mm),A—像場高(mm) L—物距(mm),H—視場高 (mm) 攝取固定監視目標時,可用定焦距鏡頭;當視距較小而視角較大時,可用廣角鏡頭;當視距較大時,宜選用望遠鏡頭;當需要改變監視目標的觀察視角或視角范圍較大時,宜選用變焦距鏡頭 。當監視目標照度有變化時,應采用光圈可調鏡頭。 ③攝像機的選擇 攝像機選用體積小、重量輕、便于現場安裝與檢修的電荷耦合CCD型攝像機,固定攝像機在特定部位上的支承裝置,可采用攝像機托架或云臺; ④攝像機的設置位置、攝像方向及照明條件 攝像機鏡頭應避免強光直射,保證攝像管靶面不受損害。鏡頭視場內,不得有遮擋監視目標的物體。 ⑤攝像機安裝前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 將攝像機逐個通電進行檢測和粗調,在攝像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后,方可安裝。 檢查攝像機座與支架或云臺的安裝尺寸。 ⑥在搬動、架設攝像機過程中,不得打開鏡頭蓋。 ⑦在高壓帶電設備附近架設攝像機時,應根據帶電設備的要求,確定安全距離。 (2)監控室。 ①監控室的環境要求 監控室的使用面積根據設備容量確定,宜為12-50M。 ②監控室應能提供的功能 能提供系統設備所需的電源。 時間、編碼等字符顯示。 ③監控室內設備安置及管線布設 系統的運行和控制功能操作在操作臺上進行,操作臺面與墻的凈距應大于1.2M;側面與墻或其他設備的凈距,在主要走道應大于1.5M,次要走道應0.8M。機架背面和側面距離墻的凈距應大于0.8M。在本方案中,控制臺的大小應考慮二期城市網監控的裝機容量。 ④機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機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有困難時可根據電纜地槽和接線盒位置作適當調整。 機架的底座應與地面固定。 機架內的設備、部件的安裝,應在機架定位完畢并加固后進行,安裝在機架內的設備應牢固、端正。 ⑤控制臺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臺內接插件和設備接觸應可靠,安裝應牢固;內部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無扭曲脫落現象。 ⑥監控室內電纜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架槽時,架槽宜每隔一定距離留出出線口。電纜由出線口從機架上方引人,在引入機架時,應成捆綁扎。 ⑦在敷設的電纜兩端應留適度余量,并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 ⑧各種電纜和控制線插頭的裝設應符合產品生產廠家的要求。 ⑨引入、引出房屋的電纜,在出入口處應加裝防水罩。向上引人、引出的電纜,在出入口處還應做滴水彎,其彎度不得小于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電纜沿墻上下引人、引出時應設支持物,電纜應固定(綁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間隔距離不宜大于1m。 d.供電與接地 (1)系統抗干擾措施 系統的供電及接地好壞直接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總的思路是消除或減弱干擾,切斷干擾的傳輸途徑,提高傳輸途徑對干擾的衰減作用,具體措施是: 接地 整個系統采用單點接地,接地母線采用銅質線,采用聯合接地系統,接地電阻不得大于0.50(以最終設計為準)。 供電 由于UPS的逆變器和輸出總是處于接通狀態,對電源有濾波及穩壓、調壓作用,具有高效、可靠及優越的電源保護功能等優點。 可維護性 除了選用的設備具有良好的可維護性外,工程實施中也應當充分考慮系統的易維護性。系統中在配電豎井都設置了視頻電纜和控制電纜的轉接接線箱,以方便今后的測試維修;由于控制中心機房中視頻線、控制線、電源線多達數百根,需要對每根線纜用標有數碼的套管逐一編號。 (2)抗干擾設計 由于建筑物內的電氣環境比較復雜,容易形成各種干擾源,如果施工過程中未采取恰當的防范措施,各種干擾就會通過傳輸線纜進入安全防范系統,造成視頻圖像質量下降、系統控制失靈、運行不穩定等現象。因此研究安全防范系統干擾源的性質,了解其對安防系統的影響方式,以便采取措施解決干擾問題,對提高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質量,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非常有益。 (3)防雷設計 安全防范系統采用集成微電子設備,設備的耐過壓、耐過流的水平下降,對雷電(包括感應雷及操作過電壓)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感應雷侵入用電設備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途徑主要有四個方面:交流電源380、220V電源線引人;信號傳輸通道引人;地電位反擊及空間雷閃電磁脈沖(LEMP)等。為了確保機房設備及電腦網絡系統穩定可靠運行,以及保證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有安全的工作環境,根據我國及國際有關規范規定,提出本防雷方案。

信號系統的防雷及其設備配置。 ①球型攝像機至視頻矩陣箱進行視頻連接的同軸電纜兩端采用一對復合視頻信號防雷保護器。 ②室外球型攝像機至控制主機進行RS485控制信號連接的屏蔽雙絞線兩端采用一對2線RS485信號防雷保護器。 ③室外球型攝像機至控制中心進行220VAC電源連接的電源線兩端采用一對電源、防雷保護器。 使用防雷器注意事項。 ①防雷保護器必須通過接地端以盡可能短的路徑接地。 ⑤室外云臺攝像機防雷示意如下圖所示。

防雷工程參考設備表
序號 |
設備名稱 |
備注 |
序號 |
設備名稱 |
備注 |
1 |
單相二線電源避雷器 |
微電子設備二級保護 |
3 |
視頻防雷器 |
保護視頻 |
2 |
防雷插座 |
微電子設備第三級電源 |
4 |
RS485信號保護器 |
保護RS485信號 | e.其他要求 (1)分線箱暗敷時一般應預留墻洞。墻洞大小按分線箱尺寸留有一定余量:上下邊增加20~3Omm,左右增加10~20mm。底邊高度距地0.5~1.Om。 (2)過路箱一般作暗配線時電纜管線的轉接或接續用,箱內不應有其他管線穿過。 f.系統調試及驗收 (1)系統調試。調試工作由系統供貨商負責,施工單位配合。 ①一般要求。 電視監控系統調試應在建筑物內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后進行。 檢查施工質量,做好與施工隊伍的交接。 ②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電源檢測:接通控制臺總電源開關,檢測交流電源、電壓;檢查穩壓電源上電壓表讀數;合上分電源開關,檢測各輸出端電壓,直流輸出極性等,確認元誤后,再給每一回路通電。 ③攝像機的調試。 接通控制臺、監視器電源開關,若設備指示燈亮,即可閉合攝像機電源,監視器屏幕上便會顯示圖像。 ④云臺的調試。 遙控云臺,使其上下、左右轉動到位,若轉動過程中元噪聲(噪聲應小于50dB)、無抖動現象、電動機不發熱,則視為正常。 ⑤系統調試。系統調試在單機設備調試完后進行。 按設計圖紙對每臺攝像機編號。 ⑥在系統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后,可將系統連續開機24h,若無異常,則調試結束。 ⑦填寫調試報告。 ⑧寫竣工報告。 (2)系統的工程驗收。 ①一般規定: 各工程項目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當驗收不合格時,應由設計、施工單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驗收。 ②系統的工程施工質量。 系統的工程施工質量應按施工要求進行驗收,檢查的項目和內容應符合表所列的規定。 施工質量檢查項目和內容
項目 |
內容 |
抽查百分數(%) |
攝像機 |
1.設置位置,視野范圍
2.安裝質量
3.鏡頭、防護罩、支撐裝置、云臺安裝質量與緊固情況 |
10~15臺 |
4.通電試驗 |
100 |
電纜敷設 |
1.敷設與布線
2.電纜排列位置、布放和綁扎質量
3.地溝走道支吊架的安裝質量
4.埋設深度及架設質量
5.焊接機插接頭安裝質量
6.接線盒接線質量 |
30 |
建設(監理)單位應對隱蔽工程進行隨工驗收,凡經過檢驗合格的辦理驗收簽證,在進行竣工驗收時,可不再進行檢驗。 ③系統的主觀質量評價。 系統的主觀質量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圖像質量的主觀評價采用五級損傷標準。如前所述,五級損傷標準見下表;圖像和伴音(包括調頻廣播聲音)質量損傷的主觀評價項目如下表所示。
入侵探測器的安裝 (1)入侵探測器(以下簡稱探測器)安裝前,要通電檢查其工作狀況,并作好記錄。 (2)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3)探測器的安裝應按設計要求及設計圖紙進行。 (4)室內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壁掛式被動紅外探測器,應安裝在與可能入侵方向成90。角的方位,高度為2.2m左右,并視防范具體情況確定探測器與墻壁的傾角。 吸頂式被動紅外探測器,一般安裝在重點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須水平安裝。 樓道式被動紅外探測器,必須安裝在樓道終端,視場沿樓道走向,高度為2.2m左右。 被動紅外探測器一定要安裝牢固,不允許安裝在暖氣片、電加熱器、火爐等熱源正上方;不準正對空調機、換氣扇等物體;不準正對防范區內運動和可能運動的物體。防止光線直射探測器,探測器正前方不準有遮擋物。 (5)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安裝牢固,發射機與接收機對準,使探測效果最佳。 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不能有可能遮擋物,如:風吹樹搖的遮擋等。 利用反射鏡輔助警戒時,警戒距離應較對射時警戒距離要縮短。 安裝過程中注意保護透鏡,如有灰塵可用鏡頭紙擦干凈。 (6)聲控一振動雙技術玻璃破碎探測器的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探測器必須牢固地安裝在玻璃附近的墻壁上或天花板上。 不能安裝在被保護玻璃上方的窗簾盒上方。 安裝后應用玻璃破碎仿真器精心調節靈敏度。 (8)磁開關探測器的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磁開關探測器應牢固地安裝在被警戒的門、窗上,距門、窗拉手邊的距離不大于150mm 舌簧管安裝在固定的門、窗框上,磁鐵安裝在活動門、窗上,兩者對準,間距在5mm左右為宜。 安裝磁開關探測器(特別是暗裝式磁開關)時,要避免猛烈沖擊,以防舌簧管破裂。 d.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1)報警控制器的安裝應符合《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2)報警控制器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板面高度不應小于1.5m,正面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3)報警控制器必須安裝牢固、端正。安裝在松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導線引入線管時,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5)報警控制器應牢固接地,接地電阻值應小于40(本工程采用聯合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應小于10)。接地應有明顯標志。 e.報警系統的調試 (1)一般要求。 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物內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后進行。 (2)調試。 ①調試開始前應先檢查線路,對錯接、斷路、短路、虛焊等進行有效處理。 門禁考勤系統安裝與調試 1)門禁控制系統安裝示意圖 2)門禁控制器接線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