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壓卡與軟壓卡的區別
CPU占用率,軟壓一般會大于20%,而硬壓低于10%(DVR運行之前,電腦CPU占用一般不超過5%)。而硬盤錄像機是要求長時間正常運作的設備,其穩定性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因此,硬壓卡的穩定性要明顯好于軟壓卡。硬壓是卡上壓縮,軟壓是通過系統CPU進行壓縮;也就是說硬壓卡本身是自帶DSP芯片的,視頻的壓縮工作就交給了DSP芯片了。而軟壓卡不帶DSP芯片,只能靠主機里的CPU來進行視頻壓縮處理。北京監控安裝。
當然,僅僅看CPU占用率也是不能完全可靠的區分出來,因為有些軟壓卡也能做到低CPU消耗。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看芯片,現在主流軟壓芯片有philips7130,878;硬壓芯片有philips1300,1500等。從驅動程序的信息中應該可以看出來。 軟壓縮卡,也稱視頻采集卡,該電路板卡主要是由1個或多個視頻采集芯片及周邊元件、電路組成,電路結構比硬壓縮簡單,成本也遠低于硬壓縮。這種卡只負責采集視頻,而視頻壓縮、解壓縮及其他視頻處理則是由CPU運算實現。 硬壓縮卡,也稱視頻采集壓縮卡,該電路板卡與軟壓縮卡不同的是,多了視頻壓縮與解壓縮部分電路結構,視頻壓縮沒有交給電腦CPU去處理,而是交個DSP芯片去處理的。所以硬壓縮卡電路更復雜。 硬壓卡跟軟壓卡的區別在于硬壓卡將采集芯片采集的視頻信號通過DSP(數據信號處理芯片,相當于一顆CPU)壓縮芯片進行壓縮,軟壓卡上面只有采集芯片,沒有DSP,它是將采集來的視頻信號通過軟件在電腦的CPU上進行壓縮。通俗點說,區別無非就是個CPU是在卡上還是在板上的問題。最早是先有軟壓卡,但由于CPU速度跟不上,于是在卡上面單獨加個DSP,就有了后來的硬壓卡。現在因為CPU速度已經發展得很快,已經完全可以滿足軟壓卡的穩定運行,而且CPU價格也很低了,所以軟壓卡又大量涌現出來了。不過不能簡單的就認為硬壓卡好或者軟壓卡好,各家采用的方案不一樣,做工不一樣,軟件也不一樣,硬壓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軟壓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功夫主要在軟件。軟壓卡現在也跟硬壓一樣可以實現H.264壓縮算法,如果做得好性能一點都不比硬壓差,甚至比硬壓還要好,國內客戶多喜歡用硬壓而國外客戶多喜歡用軟壓。現在的技術往往比市場走得更快,我個人更看好軟壓卡,因為硬壓的DSP價格較貴,成本較高,從技術實現的成本上來講軟壓也肯定比硬壓的成本要低。而且我們從MPEG 1走到現在的H.264,每一次技術升級采用硬壓卡的客戶完成技術升級都需要重復投資,而軟壓從MPEG 4過度到H.264通過軟件升級即可;許多人總喜歡比硬壓系統資源占用率低,卻不知多出來的系統資源白白浪費了,而讓多花錢買來的DSP去做運算工作。就像人們當初買電腦聲卡的時候一樣,開始都喜歡用獨立聲卡或集成音效芯片的硬聲卡,而現在買電腦大多都用的是軟聲卡了。
軟壓縮與硬壓縮DVR的基本原理 軟壓縮DVR,也稱視頻采集卡,其基本原理:攝像機模擬視頻信號輸入到DVR卡,由視頻采集芯片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直接或通過PCI橋芯片進入PCI,再傳輸到內存,顯卡中,由CPU執行DVR軟件里的壓縮算法,將龐大的視頻信號壓縮后存儲到硬盤中。 硬壓縮DVR,也稱視頻采集壓縮卡,其基本原理:攝像機模擬視頻信號輸入到DVR卡,由視頻采集芯片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傳至板卡自帶的臨時存儲器中,再由卡上自帶視頻壓縮芯片執行壓縮算法,將龐大的視頻信號壓縮變小,最后這些壓縮后的直接或通過PCI橋芯片進入PCI,存儲到硬盤。 說明:在視頻壓縮芯片文中,作者曾經介紹過,視頻壓縮芯片分為專業壓縮芯片(如:ASIC),也就是真正的硬壓縮,另外還有一類DSP處理器芯片,從原理上說采用DSP壓縮與CPU壓縮是一樣的。軟壓縮的運算器在電腦上,而DSP運算器在DVR卡上。目前國內的所稱“硬壓縮DVR”,大多是采用DSP構架,與真正軟壓縮DVR比較,僅僅是一個處理器是DSP,一個處理器是CPU而已。壓縮算法與載體是一樣的,原理是一樣的。有了這些認識,大家就知道為什么軟壓縮DVR也照樣有H.264算法了。而并不是“硬壓縮”才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