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閥式避雷器是一種能釋放雷電或兼能釋放電力系統操作過電壓能量,保護電工設備免受瞬時過電壓危害,又能截斷續流,不致引起系統接地短路的電器裝置。
什么是閥式避雷器
閥式避雷器通常接于帶電導線和地之間,與被保護設備并聯。當過電壓值達到規定的動作電壓時,避雷器立即動作,流過電荷,限制過電壓幅值,保護設備絕緣;當電壓值正常后,避雷器又迅速恢復原狀,以保證系統正常供電。 最原始的避雷器是羊角形間隙,出現于19世紀末期,用于架空輸電線路,防止雷擊損壞設備絕緣而造成停電,故稱“避雷器”。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鋁避雷器,氧化膜避雷器和丸式避雷器。30年代出現了管式避雷器。50年代出現了碳化硅避雷器。70年代又出現了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現代高壓避雷器,不僅用于限制電力系統中因雷電引起的過電壓,也用于限制因系統操作產生的過電壓。 避雷器有管式和閥式兩大類。閥式避雷器分為碳化硅閥式避雷器和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又稱氧化鋅避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