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道:音視頻壓縮卡的一個輸入。通常,一個攝像頭對應一個通道;
2. 預覽:指視頻信號自攝像頭進入壓縮卡,經模數轉換后,直接送到顯示緩沖區,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可見,只是預覽并不會明顯地消耗系統資源。在視頻實時預覽的同時,監聽某一通道的聲音,稱為聲音實時預覽。
3. 錄像:指視頻信號自攝像頭進入壓縮卡,經模數轉換后,按照特定壓縮標準進行壓縮處理(在本系統中為MPEG 4壓縮標準),轉化為體積很小的多媒體數據流寫入硬盤,形成多媒體文件。這其中,越是復雜的壓縮處理消耗資源越多,目前,這部分工作已全部由壓縮卡處理完成,不會消耗主機的系統資源。而將數據流寫入磁盤依然由主機完成,當所要求的錄像質量越高時,單位時間內寫入硬盤的數據就越多,所消耗的系統資源就越多。
4. 當前通道:此概念只與本軟件系統有關。當用戶在某個通道預覽區單擊鼠標左鍵,則該預覽區顯示一高亮外框,表示選中狀態,同時,其對應的數字按鈕呈現高亮狀態。用戶也可以通過單擊數字按鈕來選定某一通道。這樣,可以確保用戶所操作的通道的準確性。其作用如下:
? 當開啟聲音實時預覽時,監聽聲音自動切換到當前通道;
確定當前通道后,設置其錄像或報警工作狀態時更準確;?
? 在<系統設置>窗口中可切換當前通道,從而征對每一通道進行獨立設置;
5. 自動狀態:在某些軟件中稱之為預約狀態。在用戶合理設置了自動錄像(報警)工作表后,打開自動開關,使系統工作于自動狀態,則系統自動進行工作內容檢測,在特定工作時段,完全依據工作表設置進行工作,不需人工干預。使系統處于自動狀態工作,在目前各監控行業使用得比較廣泛。與多數同行業軟件不同,本系統支持每通道無限工作時段,而不是死板地規定每天固定幾個時間段;
6. 軟件偵測:又稱移動偵測。指依*檢測圖像的移動劇烈程度來判斷是否進行報警。
? 指在固定幀間隔內分析兩取樣幀的象素差異,計算出全部象素差異的百分比,將此數值與軟件預設的靈敏度(閥值)相比較,若前者比后者大,說明圖像移動比率超過了閥值,則系統發出一報警信號;這部分對資源消耗很大的工作,已由壓縮卡完全完成,不會影響到主機運行效率;
? 軟件系統收到此報警信號并在界面上表現出來,同時開始錄像;
7. 探頭偵測:又稱硬件偵測。借助報警探頭與報警卡完成報警任務。典型作法是:軟件檢測到報警信號,立即打開蜂鳴器發聲。一般,探頭偵測用在報警靈敏度比較高的非軟件偵測環境。所用探頭包括:紅外、煙感、濕度、聲音等;本系統支持多對多探頭偵測設置;
8. 預錄像:用于偵測上的術語。指系統保存在報警信號來臨時刻之前一定時間的錄像數據,與報警錄像配合,便于用戶對報警前后的情景進行分析;
9. 報警錄像:指報警信號來時,系統立即進行錄像,詳細記錄下現場情景;征對每次報警信號,本系統保持報警錄像2-4分鐘,如果在報警錄像期間,有另一次報警信號來臨,則報警錄像再延長2-4分鐘,以此類推,直到2-4分鐘之內沒有報警信號再次來臨,系統將結束報警錄像,轉為偵測狀態;
10. 抓幀:包括預覽抓幀及回放抓幀兩種。
預覽抓幀:在預覽狀態下,保存下特定通道預覽畫面中的一幅圖片;?
? 回放抓幀:在錄像回放狀態下,保存下錄像畫面中的一幅圖片;
11. 回放:用戶按特定的搜索條件,找到對應的錄像文件并播放之;在無解碼卡支持的條件下,本系統支持最多同時開啟16個回放區域;
12. 日志:記錄系統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如錄像、報警、清盤、網絡監視請求等信息。用戶可依據系統日志分析所需信息;需要強調的是,本系統日志所記錄的是事件而不是操作,例如:用戶在界面上單擊了一個按鈕,我們認為這只是一個表象操作,不屬記錄范圍。如果因為用戶的這個動作導致某個通道開始錄像,系統會將開始錄像作為一個事件記入日志;日志含事件類型、日期、時間、事件描述、用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