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綜合布線系統知識 |
|
 |
|
 |
FTTX光網絡技術及其應用 |
對幾種光纖接入技術進行比較分析,并簡要介紹了國外運營商在部署FTTX的情況。 O、引言 面對傳統語音業務營收的不斷下降,提供寬帶業務正迅速變成每個運營商商業模式的一個基石,光纖接入是任何成功的寬帶策略所必須的。近來,固網運營商均積極轉向提供整合語音、數據、視頻的Triple-play業務,以期能提高APRU值,而現有寬帶接入網升級將成為當務之急。各大運營商都紛紛投入光纖的部署。在剛剛結束的2006美國OFC/NFOEC大展上,FTTX的發展和部署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焦點,就連光纖到戶(FTTH)發展比較遲緩的歐洲在“FTTH歐洲論壇年會”上也提出了“很明顯,光纖時代已經到來”的口號。 雖然,市場需求、價格和政府的政策是影響FTTX發展的主要因素,但選擇正確的技術、FTTX結構和商業模式是運營商進行大規模部署FTTX時首要考慮的問題。 1、光接入技術 1.1點到點有源以太網系統 FTTH網絡中的點到點接入技術是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進行長距離的傳輸,上下行帶寬都可以達到100Mbit/s甚至1000Mbit/s。采用點到點方式實現FTTH具有產品成熟、結構/技術簡單、安全性較好的特點,在日本和美國已廣泛應用。其主要優點如下: a)帶寬有保證,每用戶可以在配線段和引入線段獨享100Mbit/s乃至1Gbit/s帶寬; b)集中在小區機房配線,易于放號、維護和管理; c)設備端口利用率高,可以根據接入用戶數的增加而逐步擴容,因而在低密度用戶分布地區成本較低; d)由于用戶可獨立享有一根光纖,因此信息安全性較好; f)傳輸距離長,服務區域大。 但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是需要鋪設大量的光纖和光收發器,在大規模應用情況下網絡鋪設困難,設備成本也很難再下降,甚至會上升。另外,有源以太網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從而產生多種不兼容的解決方案。還有一個可能影響選擇以太網技術的因素是傳統視頻業務的提供方式,因此被認為是實現FTTH的過渡技術。 1.2點到多點無源光網絡系統 1.2.1APON和BPON APON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FSAN開發完成的,并提交給ITU-T形成了G.983.x標準系列。其下行速率為622Mbit/s,上行速率為155Mbit/s,由于采用了ATM技術,因此可承載64kbit/s語音業務、ATM業務和IP業務等各種類型業務,并可提供強有力的QoS保證。 BPON是在APON上發展起來的,最早在日本興起的標準。1998年NTT就和南方貝爾共同制定了第一個BPON標準,并開始了BPON的商業運營。美國的運營商也因為歷史的原因,傾向于使用BPON標準來構建FTTH網絡。但APON/BPON的業務適配提供很復雜,業務提供能力有限,數據傳送速率和效率不高,成本較高,其市場前景由于ATM的衰落而黯淡。 1.2.2EPON EPON由EFM工作組提出并在IEEE802.3ah標準中進行規范,它在PON層上以Ethernet為載體,上行以突發的Ethernet包方式發送數據流。EPON可提供上下行對稱1.25Gbit/s傳輸速率,下行10Gbit/s的傳輸速率正在研究中。 在多種基于PON的技術中,EPON由于其技術和價格方面的優勢已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FTTH技術。由于采用Ethernet封裝方式,因此非常適于承載IP業務,符合IP網絡迅猛發展的趨勢,這也是EPON技術能夠獲得業界青睞的重要原因。但Ethernet封裝方式也給EPON技術帶來了一個致命的缺點——難以承載語音或電路方式數據等TDM業務,雖然目前國內外均對TDMoverEthernet技術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不十分成熟,要完全達到TDM業務要求的嚴格QoS更是面臨相當大的困難,這給EPON的應用帶來了很多限制。 從結構上看,EPON的最大優點是極大地簡化了傳統的多層重疊網結構,主要優點如下: a)消除了ATM和SDH層,從而降低了初始成本和運行成本; b)下行業務速率可達1Gbit/s,允許支持更多用戶和更高帶寬; c)硬件簡單,無須室外電子設備,使安裝部署工作得以簡化; d)可以大量采用以太網技術成熟的芯片,實現較簡單,成本低; e)改進了電路的靈活指配、業務的提供和重配置能力; f)提供了多層安全機制,諸如VLAN、閉合用戶群和支持VPN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