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概述 1 1.1、前言 1 1.2、需求分析及設計定位 2 1.3、工程概況 2 1.4、系統規劃 2 1.5、總體設計要求 3 1.6、設計原則 4
二、環境集中監控系統 7 2.1、系統概述 7 2.2、用戶需求 7 2.3、方案設計 7 2.4、網絡設計特點 8 2.5、系統介紹 9
三、綜合布線系統 11 3.1、需求分析 11 3.2、系統功能 11 3.3、系統構成 12 3.4、系統設計 12 3.5、綜合布線系統特點 16
四、計算機網絡系統 18 4.1、概述 18 4.2、需求分析 18 4.3、網絡系統目標 18 4.4、系統設計 19 4.5、語音平臺規劃 26
五、安全防范集成管理系統 28 5.1、項目概述 28 5.2、項目需求 28 5.3、設計依據 31 5.4、設計原則 32 5.5、安全防范綜合管理系統 33 5.6、安保集成管理平臺 34 5.6.1、系統示意圖 34 5.6.2、系統綜述 34 5.6.3、應用程序設計 39 5.6.4、操作系統 43 5.6.5、客戶端/服務器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44 5.6.6、網絡設計 46 5.6.7、圖形用戶界面 47 5.6.8、移動和升級 47 5.6.9、無縫集成 48 5.7、出入口管理概述 48 5.7.1、出入口門禁管理設計 51 5.7.2、出入口管理系統功能 52 5.7.3、系統控制部分設計 57 5.7.4、系統傳輸設計 57 5.7.5、系統權限分配設計 57 5.7.6、系統供電設計 57 5.7.7、疏散樓梯間出入管理 57 5.8、訪客管理系統 57 5.9、在線巡更管理系統功能 60 5.10、電梯管理系統 64 5.11、視頻監控管理系統 65 5.11.1、IP智能監控系統組成部件 65 5.11.2、視頻系統組成 66 5.11.3、視頻管理系統拓撲圖 68 5.11.4、視頻管理系統功能 69 5.11.5、報警功能 70 5.11.6、錄像回放 70 5.11.7、資料查詢 71 5.11.8、系統管理 71 5.11.9、電子地圖 71 5.11.10、WEB瀏覽 71 5.11.11、視頻管理系統特點 71 5.12、智能視頻分析 72 5.13、入侵報警系統 76 5.13.1、系統概述 76 5.13.2、系統架構 77 5.13.3、系統詳細設計 77 5.13.4、系統特點 78 5.13.5、系統功能 78 5.14、停車場管理及引導系統 79 5.15、車位引導系統 79 5.15、電梯五方對講系統 80
六、公共廣播系統 83 6.1、公共廣播系統綜述 83 6.2、公共區域的背景音樂系統 83 6.3、緊急事故廣播系統 83 6.4、本建筑公共廣播系統要求 84 6.5、設備選型 84 6.6、系統設計及功能描述 85
七、樓宇自控系統 87 7.1、概述 87 7.2、信息大廈自控系統需求分析 87 7.2.1、BAS.NET系統內容 87 7.2.2、BAS.NET系統功能要求 88 7.2.3、BAS.NET系統設計技術要求 88 7.3、樓宇自控系統(BAS.NET)概述 89 7.3.1、設計內容 89 7.3.2、設計依據及標準 89 7.4、樓宇自控系統(BAS.NET)網絡結構 91 7.5、監控內容設計 91 7.5.1、冷熱源系統監控內容 91 7.5.2、空氣處理系統監控內容 93 7.5.3、風機盤管系統監控內容 97 7.5.4、送/排風系統監控內容 97 7.5.5、給排水系統監控內容 98 7.5.6、照明系統監控內容 98 7.5.7、變配電系統監控內容 98 7.5.8、樓控系統監控點表 98 7.6、數據管理服務器(ADS)及軟件功能介紹 102 7.6.1、匯總及報告 103 7.6.2、系統安全保護功能 104 7.6.3、圖形化系統設置工具 104 7.6.4、狀態改變報告 105 7.6.5、管理警報和事件消息 105 7.6.6、監控點歷史記錄 105 7.6.7、趨勢分析 105 7.6.8、累計和統計功能 106 7.6.9、數據庫上傳下載功能 106 7.6.10、動態圖形顯示 106 7.6.11、能量管理控制 107 7.6.12、時間預訂功能 107 7.6.13、設備循環啟/停/及重大設備啟/停延時保護 107 7.6.14、供電恢復啟動程序 107 7.6.15用電量限制/負載循環 107 7.7、樓宇自控系統(BAS.NET)綜合節能管理 107 7.7.1、綜合節能概述 107 7.7.2、節能軟件說明 108
八、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110 8.1、系統簡介 110 8.2、需求分析 110 8.3、設計原則 110 8.4、設計依據 111 8.5、系統規劃 112 8.5.1、IDS系統 112 8.5.2、展覽區、會議室IPS系統 116 8.6、系統組成 116 8.6.1、信息采集系統 116 8.6.2、信息編輯系統 116 8.6.3、信息查詢系統 117 8.6.4、信息發布系統 117 8.6.5、互動表演系統 117 8.7、系統功能 117 8.7.1、節目管理子系統 117 8.7.2、字幕管理子系統 118 8.7.3、播出任務子系統 118 8.7.4、發送管理子系統 118 8.7.5、緊急插播子系統 118 8.7.6、終端管理子系統 119 8.8、電源管理子系統 119 8.9、屏幕監控子系統 119 8.10、用戶管理子系統 120 8.11、LED管理子系統 120 8.12、日志及報表統計 120 8.13、查詢機管理子系統 120 8.14、IPS系統功能 120
九、多媒體會議及音視頻會議系統 121 9.1、多媒體會議系統 121 9.1.1、總體功能概述 121 9.1.2、設計宗旨 121 9.1.3、設計依據 122 9.1.4、參考圖片 122 9.1.5、會議室系統圖 123 9.1.6、機柜布置參考 123 9.2、遠程視會議系統 124
十、衛星接收及有線電視系統 126 10.1、系統指標 126 10.2、系統設計 126
十一、機房建設系統 129 11.1、機房工程設計概述 129 11.2、設計原則 129 11.3、機房技術標準和規范 130 11.4、工程概況 131 11.5、機房的設計思想 131 11.5.1、機房總體布局 132 11.5.2、UPS電源系統設計 132 11.5.3、空調系統設計 132 11.5.4、供電系統設計 132 11.6、機房供配電系統 133 11.7、照明系統 134 11.8、防雷防浪涌系統 134 11.9、電纜線路敷設 134 11.10、防雷接地系統 134
十二、系統圖紙設計 136
一、概述
1.1、前言 智能大廈是一項系統工程,而且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因此,它的建設就應該遵循系統工程的基本程序。根據智能大廈技術目前發展的狀況,我們利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智能大廈系統工程建立的五大步驟,它包括:系統規劃、系統設計、詳細設計和產品選型、工程施工和運行維護管理。
1.2、需求分析及設計定位 要迎接高級別的服務對象,必須有高品位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大廈在智能化服務、能源技術應用與綜合管理等方面都應具有領先的水平,采納先進成熟的設計理念,實現現代化辦公水準,對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長效服務。
1.3、工程概況
1.4、系統規劃 前期建設滿足大廈的基本應用,并為后期建設搭建良好的基礎平臺,利于后期各系統功能擴充及提升,如: 良好的網絡布線系統可以完善電子商務功能――通過網絡電子商務的應用,提升大廈管理的手段及途徑;
1.5、總體設計要求 在總體規劃和設計大廈智能化系統方案時,我們本著以下總體設計要求: ◆適用的就是最好的 對每一個智能化子系統,并不一定都要選用當今最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而是要面對大廈的經營定位、經濟實力、未來技術及市場發展趨勢、現今實際情況等加以全面考慮,構架實用化的、性價比高的、可升級的系統;不應該受單獨供應集成商的影響,盲目上高檔設備,造成浪費;
1.6、設計原則 根據以上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要求,結合多年來大廈智能化系統設計、施工和管理經驗,大廈的建設必須滿足以下設計原則: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03)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7); 《城市住宅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CECS119:2000) 《電子計算機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SJ/T30003-97); 《中國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 《國際綜合布線標準》(EIA-TIA568); 《信息技術互連國際標準》(ISQ/IEC11801-95); 工業標準及國際商務建筑布線標準:EIA/TIA568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2007;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2008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安全防范程序與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的設計,安裝與開通程序》ONC-TB201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94) 《出入口控制系統技術要求》GA/T394-2002 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證》;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國標GB8702-88) 《線槽配線安裝工藝標準》(313-1998) 《鋼管敷設工藝標準》(305-1998) |